在桂林城中,和弟弟們重逢之后,我記得,我們并沒有停留多久。因為戰火的蔓延,桂林城中,早已重兵駐扎,而日軍環伺左右,桂林城早晚要成為一個戰場,絕不是個可以停留的地方。那兩天,父母親和曾連長有談不完的話,我和弟弟們都三跪九叩的拜倒在曾連長面前,正式認了曾連長為干爹。本來,和曾連長重逢,我們原可以又像以前一樣,在連長保護下往前走。誰知道曾連長奉命“死守桂林”。既有“死守”二字,就等于與桂林共存亡了。曾連長一面部署他的隊伍,一面安排我們全家的去路。他用充滿信心和希望的語氣對我們說:“你們先去后方,我們把日本鬼子趕走,勝利之后,再好好的團聚!喝它兩杯酒,來回憶我們的認識經過!”
我不知道父母心里怎么想,我對曾連長,卻已有那份孺慕之情,總記得跟著他騎馬翻越大風坳的日子,總記得喝他水壺中的水的情景,總記得他把我失去的弟弟們帶回給我們的那種奇跡!可是,我們終于離開了曾連長!
我們是搭難民火車離開桂林城的。曾連長在找到弟弟們的同時,也找到了被挑夫們拋棄的行李,所以,我們的行李,又都回到我們的身邊了。連長預先派他的部下,在難民火車的車廂中,給我們占據了一塊不算很小的位置,于是,一天清晨,我們全上了火車,倚著車窗,含淚望著站在月臺上的曾連長。車子終于蠕動了,曾連長仍然站在那兒,一身軍裝,威武挺拔。他不住對我們揮手,我們也不住對他揮手,車子越開越快,越開越遠,曾連長的影子就越來越小,終于再也看不見了。別矣,曾連長!這是我們最后一次見到曾連長。在我們以后的流亡生活中,不斷打聽桂林的消息,知道桂林終于失守。但是,我們都很有信心,曾連長一定等著和我們“舉杯話當年”,只是,茫茫人海,一別之后,就渺無音訊了。
勝利后,我們曾經多方尋找曾連長的下落,可惜一直沒有找到,這是我們全家都引以為憾的一件事。
和曾連長告別,搭著難民火車,我們的目標是先入貴州,再往四川。當時,是遵照曾連長的指示,走一條入山的小路,從桂林往西邊走。記憶中,這一段路程相當模糊。難民火車似乎只搭乘了一小段路,就不知道為什么又開始徒步而行了。失去了挑夫,我們不但每個孩子都要步行,而且,連六歲的我,背上都背著包袱,行行重行行,每日徒步三十里路。
只記得那條路上,滿坑滿谷都是難民,拖兒帶女,扶老攜幼,是一次大規模的流亡。至今閉上眼睛,還能回憶出那條崎嶇山路中的難民群,和那幅背井離鄉的凄涼景況。我們走得苦極了,小弟弟總是哭,可是,我們一家人是團圓的!弟弟的哭聲也變得可愛了!我想,在那么多難民群中,可能只有我們家,在凄涼之余,還有一份劫后重生的喜悅吧!
可是,好景能維持多久呢?喜悅又能維持多久呢?戰亂中原就朝不保夕,我們的生命力,又能有多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