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間男女,對愛情的第一個憧憬便是──我希望我的男/女朋友是一個……
不論外貌、個性、興趣嗜好、學歷、家庭背景……每個人在找到另一半之前,都會先在心里有個預期標準。比如滿月自己,以前最討厭四眼田雞、最排斥會抽煙喝酒的男生,結果,第一任男朋友偏就是個戴眼鏡、煙不離手又愛喝喝小酒的人。
后來經過許多實例證明,上天是個愛捉弄人、愛唱反調的頑皮鬼,妳越不喜歡什么祂越是給妳什么,于是滿月學聰明了,每次再有人問滿月喜歡什么樣類型的男生時,滿月都會說──
「喔,我最討厭像布萊德彼特那一型的男人了,他太帥、太有型、太富有了。」
以為基于以上原理,滿月就會遇到一個像布萊德彼特的男人,結果──上天可能還是沒聽見我的話。
哈哈!
有個女性朋友長得漂亮、也有不錯的工作,只是三十芳齡卻仍孤家寡人一個。大家都以為她的要求條件太高,她說她的唯一要求是──只要對方是男性。
這個要求還不簡單,于是大家卯起勁來把身邊單身的男性介紹給她認識,卻一個個慘遭滑鐵盧,最后才清楚,她所謂的男性得是個完美男性,也就是要長得帥長得高、要有不錯的經濟能力、要有個性又不能太強勢、有風趣幽默卻不可以低俗下流、要溫柔體貼又不能太軟太娘……
咻~~標準還真高。難怪她到現在還是單身一族,難怪她老是緊張找不到對象。
愛情可以先設定標準嗎?
或許吧。有人從小就立志要找個有錢的男朋友,從此每遇到一個男生便先問他身價值多少,不符合標準的就剔除在考慮名單內,只要堅持貫徹,最終可能真找到她的真命天子。
然而,多數的愛情往往在不經意之間發生,當四目交接,順了眼、對了感覺便一拍即合,事后仔細檢討,另一半根本不是當初心目中想要的那種類型。于是,彼此就會開始想要改變對方,讓對方成為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種樣子。
所以──
女生會幫男生買衣服、帶他去剪頭發,當起他的造型師。
男生會開始挑剔女生不夠溫柔、不夠主動、不會撒嬌,當起寵物訓練師。
直到后來發現對方實在無法達成自己理想標準時,通常也就是愛情結束的時候。有些人會認命的忍受「不完美」的對方,然而,心里永遠會有個「希望有天能遇到Mr. right」的期待;有些人則會重新開始拿著玻璃鞋找尋真正的灰姑娘。
《一百萬淑女》故事中的男主角表面上有一套找尋另一半的標準,不過,那是他爺爺的標準,而不是他自己的標準,直到遇見一個完全顛覆預期標準的女主角時,他才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。
多數人也是這樣,價值觀往往是來自于他人的價值觀,因為朋友的另一半是什么樣子,所以她/他會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什么樣子;或者因為別人覺得妳/你應該找一個什么樣的另一半,所以妳/你就以為自己該找什么樣子的另一半。
愛情當然該有標準,就像買衣服或買鞋子應該先知道自己的體型特色、尺寸大小,這樣才能買到合適而舒服的衣物;如果只是一味想模仿別人的穿著,削足適履的痛苦恐怕只有自己承受。
各位,妳/你的標準是什么呢?